1978年,21名15岁左右的早慧少年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时间,少年班名动天下。但是,当宁铂2003年出家以后,社会上对少年班的前景产生了怀疑。最近看到澎湃网上一篇文章“少年班神童今何在:牛人辈出,“让他们按常规读书才是摧残”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4988
文章介绍了少年班毕业生中“功成名就”者的名字,其中最高的成就要数2015年9月初当选哈佛大学最年轻华人正教授尹希。说了半天,还是强调的年龄优势(最年轻)。并没有谈到少年班的毕业生中,有谁改变了人类的认识。这就是中国人与西方人评判标准的差别。在西方人眼里,能够改变人类社会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诺贝尔奖都不算是最高的标准。
该文的思路是:“这社会上一定有一部分人的智力、体力是普通人赶不上的。我们每天要学习到晚上11点,但少年班一定会有些人,成天不学习、踢球,考试之前我还去请教解题方法,他就一边看武侠小说一边写给你,说‘拿去背吧’。”因此,刘志峰认为,讨论少年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没有意义,“碰到像这些真正的聪明人,你让他按部就班一定要上完高中三年,反复温习,其实是种摧残。”
从这句话中,倒真能看出武侠小说的思路:以为考试第一就是天下第一。他为什么不问一问,考题是怎么来的?出考题的人是天下第几?经过多年的检验,人们最终还是承认,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在一个方面出色的神童,必定是在另一个方面欠佳的弱智。所以,当你能够轻易解题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不是去看武侠小说,而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是天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那不是和大家玩龟兔赛跑吗?
网上有一篇Why child prodigies fail《为什么少年天才失败》
http://www.geniusexperiment.com/2012/12/why-child-prodigies-fail/
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The problem many child geniuses face in their
later teens, however, is that as they grow up, many talented children who
were not as precocious start catching up in terms of technical skills and
mastery of the domain in question, and suddenly different qualities set the
star performers apart. A perfect memory or excellent analytical
skills can facilitate learning, but they are not enough to become an adult
genius.
问题还是出在少年班的学员对自己制定的标准不高,所谓:“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如果胸怀大志,愿意为了改变人类的认识做出努力,那么,你一定会思考更加深入的问题,而不是看武侠小说。反之,如果你的志气就是在无论有没有贡献的情况下,反正要混一个正教授。那么,即使你暂时跑得比别人快,但假以时日,人人(后进的人)都能赶上你。什么是“志其大”?它的意思就是提高自己的标准,让别人根本无法追得上。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才能让别人追不上?答案就需要自己寻找。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社会上的需要,如果你真是一个奇特的人才,那么,你一定会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而且,即使找到了这个位置,也还需要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会如何思考。仔细阅读前人的生活经历就会发现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而成功的,牛顿、爱因斯坦、笛卡尔、莱布尼兹、欧拉、高斯等等,都是从生活的积累中获得灵感。也就是说,平常就不断的练习思考,把思考作为乐趣,而不是考完一次满分就高枕无忧了。此外,对于数学的历史也多少要了解一些。为什三等分一个已知角、倍立方问题、芝诺悖论、宝塔计年法、杨辉三角、刘徽割圆等出现在古代?而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为什么出现了微积分、非欧几何等等。1978年兴办少年班的时候,其实有一些急功近利。希望用一群少年天才一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才采用了这种偏食的办法。事实证明,四十年的时间里面,少年班并没有培养出促进人类发展的天才。因为,少年班过分注重数学,而说到底数学还是一门工具。由于过去天才的大师们已经将这门工具发展到了几个世纪都用不完的地步,那么就应该知难而退,看一看这门科学在实用上面有哪些价值还未体现出来。美国人这样干了,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数学知识。(金融倒是发展了概率论)现代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都是非常简单,但是,就是弄不清楚。比如DNA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这种密码的意义到底是根据什么指导人类的身体?看似简单的问题,就是无从下手。
人类的语言也是一个两千年来令人困惑的问题。西方学者曾经用语法、语义学、信息论等各种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但其实,语言就是简单的数学关系而已。解释如下:
假如有一种语言,它只有两种声音A和B,我们称它为AB语言。它像是摩斯码。它的特点就是在效率上远远低于所有的自然语言。英语有400种不同的声音。假设世界上仅有400种不同的事物需要命名,那么,英语就可以用任何一个声音来命名400种事物之一。而AB语言的使用者却不得不用9个声音来命名400种事物之一。因为2×2×2×2×2×2×2×2×2>400。相应的AB语言用类似ABBAAABAB来表达一种事物。由于每一个声音都消耗相同的时间,那也就是说,一辈子活下来,AB语言所能享受到的信息,仅仅是英语使用者的九分之一。或者说AB语言的使用者需要有九条命才能享受到英语使用者一生享受到的信息量。
此外,人类的思维是一种‘心里说’的过程,因此,AB语言的思维速度一定大大的低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速度。普通话有四声,因此,普通话的声音种类至少是英语的四倍,按照计算,它的速度应该是英语的1.232倍。就是由于这么点点差异,使得汉字的重复率大大高于英语,最终造成英语需要用一百万单词表达的单词表,汉语只需要三千汉字就解决问题。
进一步的思考还会发现,其实,电脑和人脑使用的公式是同一个--指数函数,电脑的基本单位0和1是很难改变的,因为,电压很难控制。所以,在指数函数中,电脑的底数不变,永远是2,而指数则可以是上亿次的变化。人类发音和接收器官,每秒中只能是六次,因此,指数函数中的指数最多只能是六,不能改变。但人类能识别的声音种类有很多,也就是说,人类表达时,底数可以有很大的变化。根据每种语言所承认的声音种类数量,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变化的结果,它的数值并不比电脑差多少。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为什么没人研究呢?因为这个时代将各个学科分得太清,学数学的不看语言学的书籍,学语言学的,不看数学书籍,所以,希望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就需要从各个角度修补自己的缺陷,从生活中不断积累知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